中秋节特备节目 | 月饼编年史
月饼编年史
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将至,本来每天忙忙叨叨,想不起快过中秋节了,结果忘年交曹哥亲自驱车到我单位,给加班的我送来了有机食材做的月饼,让我感激之余又感慨——中秋又要到了。
下班夜深风凉,拎着月饼回家,小区里的虫鸣已清减许多。遥想千里之外,我那日光丰茂的岭南老家,稻田里的蛙噪定然昂扬依旧。不过,今年去祭拜月神的阿姆阿婶后面,却少了一个盯着月饼咽口水的馋小子。
年年岁岁月相似,岁岁年年饼不同。
在我还小的时候,月饼也很小。月饼的心思也如我一样简单,厚厚的面皮,裹着浅浅的豆沙。刚刚告别饥饿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,糖还比较金贵,大多数小伙伴都喜欢吃甜蜜蜜的豆沙。月饼平时也是难以吃到的。一脸馋猫相,跟着母亲去拜月神,想必是当年表情包的标配。
随着月饼慢慢长大,我也渐渐长高。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月饼,先是发福了,块头更大了,很快,黑豆沙、红豆沙、绿豆沙也日见丰满,皮薄馅足。薄薄的饼皮酥酥脆脆,闻一闻都觉得香。说来奇怪,慢慢地,大人们反倒不喜欢吃豆沙了,饼皮可比豆沙更受欢迎。我有一位表哥,他约摸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办起一家月饼厂子,生产良心月饼,每年到中秋之前,他全家都特别忙。我去过他家,家里总洋溢着一股月饼的幸福气氛。
月到中秋分外圆,村里发福的男女也不知不觉中多了起来。
我表哥的月饼,下的油量控制得比较好,吃起来没那么腻。梦中犹记一个典型画面,当时亲戚朋友坐下来,男主人泡好浓浓的功夫茶,女主人端着月饼请客人品尝。客人往往是说太甜腻腻,吃不下了。男主人笑着说,来,喝杯茶,去去腻。
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,月饼分裂为两条不同的路线。
一条是瘦身的实用主义。那么大的月饼,普通人独自吃一个都嫌太腻了。所以,一些苗条的月饼就趋于流行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贵屿朥饼。
忘记解释了,在潮州话里面,一般说“朥饼”,不说“月饼”。贵屿朥饼的块头比较小,大约只有普通月饼的三分之一,圆形、浅白色,馅也清淡素雅。一个纸盒子,装着二三十个,正好馈赠亲友。闲来无事,可以拿来垫垫肚子,功能有点像现在家中放着的奥利奥饼干。
顺便给家乡特产安利一下,贵屿朥饼始创于明末清初,迄今已有 300多年的历史,因为潮汕华侨众多,贵屿朥饼在东南亚也颇有人气。然而,让我黯然神伤的是,如今大多数国人知道贵屿,很可能是因为那里的电子垃圾问题。
另一条是浓妆艳抹的高冷范儿。随着中国加入世贸,南粤大地,春潮涌动,在20世纪90年代的镀金岁月,我印象里大人们坐下来就是谈赚钱。村子里,外省来的民工越来越多,我甚至平生第一次在村子里见到来做生意的越南人。街上女孩儿的衣服日渐洋气,月饼也赶时髦,甩掉身上老土的黄油纸。送礼的时候,月饼可谓金玉其外,产家一般是广州的某某酒家,更拉风的是香港的。高贵的金属盒子上印着花体的英文,图案也是花好月圆各种幸福感过剩的热情洋溢。其内嘛,倒也谈不上败絮,但其心机颇深,馅有蛋黄、莲蓉、枣泥、椰蓉、莲藕、西梅……
杨枝甘露
桂花红薯
流心黑芝麻
流沙香芋
抹茶红豆
香甜栗子
粒粒芒果
草莓甜心
这样的月饼普通人家舍不得自家吃,节前大家送来送去,辗转多手。繁华过后,月饼小姐竟成了剩女。我清楚记得,这些盒子里都有塑料袋包装的保鲜剂,保质期往往就到中秋节为止。中秋赏完月,就过了保质期。
从吃得饱,到吃得美,终于到了追求吃得安全。时序已是中秋,大家怕凉,肠胃也消化不了太多,更不敢吃过了保质期的食物,高端月饼结局凄凉,多数是一扔了事。
转眼到了2000年,我来北京求学,眼见京城的诸多高尚媒体,竟然也为月饼过度包装的歪风推波助澜。各种大而无当的外包装,极尽奢华之能事,很多大商场的豪华套装月饼,动辄就是数百元起步。问过售货员,到底能不能卖出去?回答是,普通工薪家庭怎么会买得起这些呢,还不是送领导。
月饼从南走到北,还是改不了“饼在礼途”的命运。每到节前,不少闻达的朋友都和月饼奔走在送礼的路上。不合时宜的我,默默去稻香村买两块,与爱人吃个意思意思,再携手看看城市冷冷的白月光。
到了2013年的中秋节前,闻达的朋友们也不再满京城送月饼了,媒体上也罕见月饼的广告了。无意间和谁聊起,说是八项规定之后,送礼之风煞住了。我去大商场看了看,月饼都在打折促销,欣喜之余,我痛快买了几盒,大大方方送给我在部委的老同学们。不出所料,他们说这次节前清汤寡水的。
话音刚落,我哈哈一笑,打趣说:“哥送的不是月饼,送的是个风清气正的好心情。”
(文:郑挺颖,任职于北京《环境与生活》杂志,为北京市文艺家学会会员;
朗读:郑恒君,揭阳市揭东县地都镇乌美学校一级语文教师)
【方言点:揭阳揭东县】
【原文删减版发表在《中国青年报》】
编辑:董一博
责编:老 甘